首先,啟動前做好準備
1.檢查各機械傳動部件的靈敏度,看潤滑油是否符合規定要求;2.檢查藥盒內的藥是否足夠,如果不夠,按照后續配藥程序配藥;3.檢查各連接管道(污泥、排水、化學品等)的通暢性。);4.檢查接泥設備是否齊全,避免脫水后甩泥;5.必要時,取需脫水的污泥進行小樣本實驗,確定用量;6.打開所有進水閥,啟動加藥系統和脫水機,對污泥進行脫水。
二、停機后的操作
1.將每個轉換開關切換到“停止”位置,并切斷系統的總電源;2.關閉所有入口閥和排水閥;
3.對污泥進行分類,保持污泥脫水機周圍環境的清潔;4.做好操作和運行記錄。
三、污泥脫水操作手動操作:
1.開啟系統總電源;
2.打開進泥閥,將待脫水污泥送入污泥脫水機;
3.將加藥泵(PAC、PAM)和溶藥混合器(PAC、PAM)的開關轉到“手動”位置,打開加藥系統,向脫水器中加入PAC和PAM藥劑;
4.將脫水機回聲混合器(2臺)的轉換開關轉到“手動”位置,用化學藥劑絮凝污泥,以利于脫水;
5.當絮凝后的污泥從沉淀池流入脫水主機時,將脫水主機的轉換開關轉到“手動”位置,開始污泥脫水;
6.污泥脫水完成后,依次將開關轉到“停止”位置,污泥脫水操作完成。主動操作:
1.開啟系統總電源;
2.打開進泥閥,將待脫水污泥送入污泥脫水機;
3.將所有開關(脫水機、加藥泵、加藥混合器和混響器)轉到“活動”位置,對污泥進行脫水;
4.污泥脫水完成后,依次將開關轉到“停止”位置,污泥脫水操作完成。
四、注意事項
1.污泥脫水主機應停止無水空轉,避免固定環和行走環磨損;
2.運行中定期檢查脫水系統,注意試劑箱液位,避免試劑用完時未絮凝的污泥進入脫水器,造成脫水成效不佳;
3.化學品的用量應根據實際污泥的濃度進行調整,以保證用量的適宜性,但不能過量或不足;
4.保存設備運行記錄和移交記錄。
動詞(verb的縮寫)常見故障及處理
1.污泥脫水機反應池中的污泥絮體疏松,污泥脫水成效差——化學藥劑投加不到位,污泥不絮體——投加PAC和PAM
2.連續脫水作業時,污泥脫水機集水槽內污泥濃度高,脫水機主螺旋軸前端水污泥含量高——固定環與游動環間隙過大——調整主軸頂部六角凹頭螺栓,調整固定環與游動環間隙;
3.連續脫水作業時,污泥難以排出,污泥干燥——定環與動環間隙過小——調整主軸頂部六角凹頭螺栓,調整定環與動環間隙;
4.污泥量大,污泥脫水機集水槽污泥濃度高——污泥進入量超過負荷——減少進入脫水機的污泥總量,下降脫水機負荷。
不及物動詞制藥設備
1.性能規格為1。包裝制藥設備:聚氯化鋁水處理藥劑性能(GB 15892-2003);
淡黃色固體配藥濃度:3%藥盒體積:
1000升
制造方法:
將25千克(1包)PAC固體溶于850千克水中(1000千克水中可能加入30千克),攪拌溶解;也許按照這個比例,會相應減少
投加濃度:50~100 ppm
計量泵輸出:
5.0~10.0升/小時(具體根據脫泥機中的絮體調整)
2.聚丙烯酰胺制藥設備性能規范:水處理劑聚丙烯酰胺(GB 17514-2008)性能:
白色固體分子量要求:≥1200萬。配藥濃度:1‰藥盒體積:
1000升
制作方法:將1kg(1包)PAM固體溶于1000kg水中,攪拌溶解;也許按照這個比例,劑量濃度應該相應下降:10~20 ppm
計量泵輸出:固液分離設備
30.0~60.0升/小時(根據脫泥機中的絮體具體調整)
上一條: 臥螺離心機的維護與管理
下一條: 污泥脫水機工作突然中斷怎么辦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