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離心脫水機正常運行的情況下,相關設備運行正常,但無污泥,濾液渾濁,差速和扭矩大,無異常噪音和振動,高低速沖洗時扭矩左右變化小,扭矩忽高忽低,無差速很難再啟動。
這種情況多發生在雨季,由于來水量大,對生物池的污泥負荷影響很大,導致剩余污泥松散,污泥顆粒小。但污泥顆粒越小,比表面積越大(呈指數增長),水化強度越高,對脫水和過濾的阻力越大,污泥絮凝效果差,脫水困難。此時如果不及時進行工藝調整,離心脫水機可能會出現扭矩力過大的現象,在恒扭矩控制模式下會跟蹤差速。一旦差速過大,容易造成污泥在脫水機內停留時間短,固體環層薄。另一方面,速度差越大,轉鼓與螺桿的相對運動越大,對液環層的擾動程度必然增加。從固體環層分離出的污泥將再次返回液體環層,并可能隨著分離出的液體而流失。在這種情況下,脫水機不會產生泥漿。
在污泥濃度低、污泥松散的情況下,采用高轉速、低差速、低進泥量的運行方式,可有效解決無污泥問題,運行效果也較好。高轉速是為了增加分離系數。污泥顆粒越小,密度越低,分離因子越高,反之,分離因子越低;采用低差速可以延長污泥在脫水機中的停留時間,增強污泥的絮凝效果,延長轉鼓中的離心分離時間。同時,由于轉鼓與螺桿之間的相對操作減少,對液環層的擾動也減少,因此固體回收率和泥餅固含量將得到提高。低污泥進料速度也提高了固體回收率和泥餅的固體含量。
上一條: 離心脫水機的工作原理、結構及優點
下一條: 離心脫水機